
与感恩有关的作文4篇
与感恩有关的作文1感情不在乎有多少,只在乎有多好。对你好的人就像末班车,如果错过,就再也没有了;于你真挚的情就像颗牙齿,一旦掉了,再装也是假的。对你好,不是你有多好,而是懂得你的好,明白你的重要;对你好,不图你的回报,而是用满腔柔情,换作你疲惫的停靠。当裤子失去皮带,才知道什么叫做依赖;当皮带失去裤子,才懂得什么叫陪伴;不要等到缘已散,情已淡,人已远,才明白什么叫为时已晚。心要懂得感恩,情要懂得交换。
路走过了,才知道有短有长;情品过了,才明白有暖有凉。人只有落魄一次,才知道谁最情长;心只有绝望时分,才了解谁在相望。朋友,不在数量只在质量;感情,不要追捧只要兼程。将心比心,才能以心换心;凭真凭诚,才能留心留情。心鉴心,日久必见人心;情验情,珍惜赢得真情。其实,人有时候仅仅需要只是一处共鸣,一点理解,一份慰藉,一个陪伴,一句心疼,足矣。所谓幸福:就是有人能懂,有情能守!
人生最真实的温暖,便是有人懂你。知己,一本心灵的日记。居住着一个精神领域里的人,善解人意且互鸣互懂;翻阅着最高境界中的情,无欲无求且至纯至真;品读着内心深处的心,倾诉聆听且相慰相倾。用最真实的话语,诉说那最真实的自己;用最真切的思念,牵系那没有绳索的羁绊;用最清新的笔调,描绘那动人的章篇。日记,随意随笔,更随心;知己:相伴相依,更相惜。知己间的情感,是凌驾于爱情之上的,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感热线。倾诉着心事,聆听着心语,解密着心声, ……此处隐藏2596个字……实践中逐渐巩固定位的。
回首过去,这种感激之心就像地下水一样滋养着我道德的河床。这跟我幼儿园时期的一段经历有很深的关系。
我的老家在鹿儿岛,在我四五岁的时候,父亲曾经带我一起去参拜“隐藏的念佛”。所谓隐藏的念佛,是指德川时代一向宗(净土真宗)被萨摩藩镇压,但信仰虔诚的人们仍然暗中继续保留和遵从着一种宗教习惯,在我年幼时,该习惯还在保留着。和其他几对父子一起,我跟着父亲,借灯笼的微明攀登在昏暗的山路上。一路上,大家默默无言,沉浸在恐怖的神秘氛围之中,幼小的我也费力地紧跟在父亲身后。
登山的终点是一户人家,进去后,壁龛中一个气派的佛龛,佛龛前穿着袈裟的和尚正在诵经。由于只点着几支小蜡烛,室内非常阴暗,我们各自坐下,融入昏暗中。
孩子们正座坐在和尚身后,静静地聆听他们低声诵读经文。读经结束后,我们一个个向佛龛烧香拜佛。那时,和尚简短地向我们这些小孩打招呼,有的小孩被要求再来一次,而和尚对我说:“你到这就可以了(无需再来了),今天的参拜就足够了。”他接着说:“以后,每天要默念‘南无、南无,谢谢’,向佛表示感谢。以后,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。”然后,对我父亲也说以后不用这孩子来了,似乎佛这一关我已经通过了。幼小的我就像考试及格,或者被批准免试一样感到自豪和高兴。
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也是最初的宗教体验,那时教给我感激的重要性似乎奠定了我的精神原型。而且,实际上,即使今天,每临大事“南无、南无,谢谢”这样感激的话语无意识中脱口而出,或在耳朵深处响起。
在访问欧洲教堂等地的时候,我感动于其庄严肃穆,不知不觉地也会唱出这句话来,这是超越宗教、宗派,融入我的血肉之中的“祈祷”,也是深埋于心底的“口头禅”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