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故事谈愧疚的力量作文

时间:2024-01-09 16:35:24
三个故事谈愧疚的力量作文

三个故事谈愧疚的力量作文

故事一:迟到的后果

印度“圣雄”甘地的二儿子马尼拉勒在印度也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。有一次,16岁的阿仁开车送父亲马尼拉勒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会客。到达目的地后,父子二人约好碰头的时间和地点后,阿仁把车子开到修车厂检修,自己则跑到电影院看电影。影片的情节引人入胜,阿仁看入了迷,把接父亲的事给忘了。等电影结束,阿仁才发现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近四十分钟,便一路小跑到了修车厂,取了车,迅速地开到与父亲约定的地点。

这时,马尼拉勒早已在那里等候了。阿仁怕父亲责怪,便撒谎说修车耽误了工夫。哪知马尼拉勒已同修车厂打过电话,阿仁的谎言当即被戳穿。出乎意料的是,马尼拉勒并没有大声斥责儿子,而是心平气和地说:“你做错了事,缺乏讲真话的勇气,这是我平时管教无方的结果,所以,我决定自己走路回去,也好边走边反省。”

当时,天已经黑了,马尼拉勒默默地在前面走,阿仁只好开着车慢慢地跟在父亲后面,用车灯为父亲照路。父子二人就这样在路上走了整整五六个小时。

看着父亲艰难行进的背影,阿仁的心中非常难过,他知道这是自己撒谎惹的祸,他下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谎了。

故事二:没有你我睡不着

小刘爱游戏如命,每天熬夜奋战,周末甚至通宵。老娘脾气火爆,常常责骂,但小刘与老娘斗智斗勇,继续游戏不止。结婚后,小刘旧习不改,老娘继续骂,他继续打。老婆萱萱性格温和,似乎并不为此着急不满。一段时间过后,小 ……此处隐藏353个字……上,但从客观上看,他很有效地让儿子“愧疚”了。而因为这种愧疚,进而让儿子阿仁自责和后悔,达到让儿子再也不敢犯错的目的。之所以被奉为经典,因为从效果上是好的。他没有打骂,没有口头上的责怪,没有利用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,让孩子达到了改善错误行为的目的。也就是说,他用一种很温和的手段,达到了教育子女的目的。所以,很多人认为他的这种方式值得学习。

第二个故事中的妻子,很显然不但温和,而且聪明。她对丈夫十分了解,即便不满丈夫,她没有采取吵闹与对抗的行为,而是采取了沉默,但她的沉默并不代表她容忍,而是用默默等待的方式,让丈夫产生愧疚。当然,除了愧疚,那句“没有你我睡不着”还让丈夫感受到妻子对自己深深依恋与爱。因此,不仅仅是等待到深夜的行为让丈夫愧疚,那句深情的表达更让丈夫感受到妻子对其的依恋与爱,从而让丈夫迅速作出改变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在夫妻关系中,这种看似被动的方式,反而比用强势去争取、打压的方式,更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的。

第三个故事中的孩子,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。他们用自己的哭声和可怜的表现去同父母对抗,甚至让父母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愧疚,从而实现自己最终的目的。当然,孩子的想法也许没有那么复杂。但孩子有其独特的敏感性,他们善于发现在双方关系中的赢得主动的关键和机会。特别是,他曾经因此而成功以后,他会重复和强化自己的行为。因此,他会不断地利用这一点来要挟成人。

被动攻击与宽恕,或许只有一步之遥,它们同样会令人愧疚。但一样的愧疚,却有着不一样的力量:一种在本质上还是通过攻击而令人屈服,另一种是真正融化对方的心,真正赢得人心。不战而屈人之兵,才是真正的强者。所以,当你对人无可奈何、无计可施时,那就接纳他、宽恕他、爱他吧。(本文摘自:德蒙教育公众号)

《三个故事谈愧疚的力量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