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汉水忆优秀作文精选
缘于汉水情结,总要措时走走汉江的。每每游走于汉水,接连城池的水湄地段的绿色长廊都会有延续伸展,郡镇治所,大抵如此。乐山亲水的人群挤满堤岸,朝晚之际,更是热闹非凡,或行走,或伫立,或弹唱,或说笑嬉戏,各得其所,愉悦欢怡;搗砧浣衣的征人妇妪于江边自然的排列一线,逶迤生趣;不时有蜻蜓点水,戏蝶翩舞,鸥鹭盘飞,形成汉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。端顾至此,脑海间总会不经意的回放往昔有关汉水的一桩桩故事来。
因游业之故,举家迁徙跋涉,差不多青少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。原客居藉地并未在汉水江边,只是汉水的一条支流,名曰蒿河,水量充裕,一年四季轻快流淌,水质清洌,碧透见底,铁红色的青苔在水底招摇,不时有群群鱼儿逆流而游,那种冲浪的劲头很是令人感动。
初夏方至,就有孩童跳跃河中,欢快游水,仲夏时节,整个河段都被避署人流所占据。
多年的汛潮涨落,河底并不依序平坦,在河道崎岖之处,往往就有深潭,那河水也成了绿汪汪的,看似清浅,实则有数尺、甚至近丈之深,稍不留意,就会有溺水殃祸,当然,这些稚嫩的孩童也略知其利害,深处是不去的,只有年长成人护佑时,才敢游漓其中,尽管如此,每年还是有几个幼龄湮没水泉。
正因如此,我家兄弟是不能下河洗浴的,家父长年在外从公,家母管教甚严,纵使汗水淋淋,向晚之时,母亲总会烧好温水,让我们在家用木盆洗浴,并不止一次的告知说,冷水洗后是燥热的,只有用温水洗后,才会感觉到凉爽。
有 ……此处隐藏966个字……,桅帆点点,百舸争流,一曲“我家就在岸上住,听惯了艄公的号子,看惯了船上的白帆……”,即在心底吟唱。
也很多次紧随拉纤的汉子,伫立在急流险滩处,看重驳趑趄不前,欲进又止,逼迫汉子们发出“咳哟、咳哟”的号子声,纤绳陷进体肤,脊梁几与江面平行,豆大的汗珠从黑红黑红的肌肤里迸出来,洒落在崎岖的岸道间,拖动重舟缓缓前行,我的心也纠成一团,攢紧拳头,暗暗为汉子们加油!
此去已过多年,但始终未能忘却汉水的雄奇,壮观,还有那亲密的蒿河、客居汉水的岁岁年年,点点滴滴,一幕幕隐约的影像,时时在脑海泛起。是啊,悠悠汉水三千里,源于秦头,止于楚尾,名冠长江最大支流而雄浑,孕育了《诗经》,温润了文明,维举了华夏内陆之命脉。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……”《汉广》诗文,一传就是三千年,在岸供职的清人王希舜也文从景起,由衷泼墨“括括江流浩不穷,惊滩百道尽朝东。苍茫惯有闲鸥浴,恰入明霞似镜中”,给予黄金水道那天然妙成的旖旎风光以拍案赞美!
后来因生业之需,有幸数次亲慕汉水,曾不想因梯级水电站的开发,那奔腾不息,一泻千里的汉江,已成湖泊或河流,中段旅居,人们已习惯将其称之为“汉江河”了,九零、乃至八零后的青少,已了无汉水的真质况貌,更不晓汉水的原本意义了,枯水季节,括括汉江竟成了一条溪流,扭来扭去的,徒步即可过江,焉然湮失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笔下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的那种神奇景况了。一江三叹,顿萌汉水之殇,暗想多年以后,这区间孩子们的词典里是否还有汉水一说呢?
好在“南水北调”中线工程的贯通,纵横豫、冀、京、津,长驱1427公里,诞生了一条几与汉江等长的“微汉江”,这无疑又将汉水的“名份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标,藉慰心致,倍感欣然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