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于瞎子奶奶的童年记忆作文欣赏
题记:躯体的残缺是不幸的,而思想的残缺更不幸
“老瞎子/一抹黑/走一步/敲三敲/掉沟里/急得叫/撞上墙/气得哭”
这是在我的小时侯,伙伴们集体创作的一首童谣。在我家不远住着一个瞎子老太太,老太太姓吴,孤身一人,是队里的五保户,大人叫叫她“吴奶奶”,我们叫她“瞎子奶奶”。
我家门前有一口池塘,池水清澈,远处的山,蓝蓝的天倒影其中,清晰可见。因为这里的水很干净,附近的人家都把东西拿到这里洗濯。每天,天刚蒙蒙亮,你就能听到“梆,梆,梆……”十分清亮的响声,敲醒了你的晨梦,那是大姑娘,小媳妇在塘边洗衣服的声音。这种声音一直要持续到临近中午。这时候,池塘边就更加热闹了,淘米的,洗菜的,洗碗的……来来往的人,络绎不绝。大家在一起一边做着手中的活,一边说着话,那一串串爽朗的笑声,随着池塘里扬起的波纹向远处荡漾开去。
瞎子奶奶每天都要到池塘边很多次,一两个小碗,一两件衣服,甚至是一小块抹布。
“笃、笃、笃……”声音由远渐近的传来,我们就知道是瞎子奶奶“出动”了。只见她右手擎着一只一米多长的竹竿,遍体光亮,敲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,左手拿着两个小碗,小碗上面放着的是抹布,小碗在她手中随着她身体的`运动而轻轻晃动,发出轻微的“咣当,咣当”声音,抹布在碗口边抖动着。她一步一步,走得很慢很慢,但是很镇定很沉着。突然,瞎子奶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,左手的东西好象要从她手里滑落 ……此处隐藏640个字……的她们被吓傻了,不知道去救,也不知道喊叫,还有一个胆子小的哭起来。这时候,瞎子奶奶手中拿着东西正向塘边来。感到这边异常,焦急的问:“怎么啦?孩子!”这时,有个孩子醒悟过来,连忙说:“奶奶快来啊!有人落水了!”只见瞎子奶奶一把扔掉了左手的东西,三步并作两步,敏捷的身形已经到了塘边,双手紧握竹竿,向响声的地方伸去。落水者一把抓住了竹竿,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,拼命的往上爬。几个同伴赶紧过来帮忙,三下两下把落水者拉上了岸。上岸的时候,落水者还溅了瞎子奶奶一身的水。等落水者上来很久了,瞎子奶奶的双手还在颤抖着。
“哎!要是你三姐……”妈妈感叹的说,话没说完,眼圈就红了。我们都知道妈妈又想起了三姐落水的情形。妈妈不止一次得向我们描述了三姐出事的经过:那时候我才刚出生不久,小姐和哥哥一个五岁一个三岁,三姐也只有九岁,因为需要照顾我们而没有入学,每天负责照顾我们吃饭,还有很多的家务要做。有一天下午,我们吃完饭,三姐就去喂鸡喂鸭,喂完以后拿到塘边去洗。可是她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,不懂事的我们都不知道三姐到哪去了。等爹妈回来,看到塘边的盆,知道出了事,拿长竹篙往塘里一搅,三姐小小的躯体就浮了上来……妈妈每说到这就会抹眼泪,再也说不下去了。三姐永远定格在了小小的九岁生命里。
“妈妈,你说瞎子奶奶的眼睛真得看不见吗?”姐姐问:“你不知道她救人的时候跑得有多快!”妈妈说:“真瞎假瞎你难道看不到吗?可人要是急了就什么都看到了啊!”妈妈说得话我们都听不懂。
有好多天没看见瞎子奶奶到塘边来了。原来瞎子奶奶病了,村上的人轮班去照顾她。不久,瞎子奶奶去世了,我看见瞎子奶奶躺在床上,很安详,和我们平时看见她没有两样,身上还是那么干净。村上人都去了,送葬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……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