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于清明节扫墓作文
关于清明节扫墓作文1夜里雨声,闲读宋词,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:“燕子来时春社,梨花落后清明”。翻过几页,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:“舞烟眠雨过清明”。
心里蓦地一惊,春社已过,清明又至了。
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,古时也叫三月节,有20xx多年历史。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清明节后雨水增多,万物由阴转阳,吐故纳新,一派春和景明之象。
在现代人眼里,“清明”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。这是因为,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,后来,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,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“寒食上墓”,且列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。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,为图方面,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,到明清时,清明扫墓更为盛行。新中国成立后,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,缅怀革命先辈。
“年年祭扫先人墓,处处犹存长者风。”历来有扫墓的习惯,每到“清明”,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、果品、纸钱、鞭炮等到祖坟墓地,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,再将纸钱焚化,鸣炮祈祷,为坟墓培上新土,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,最后,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。
年年清明都逢雨,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!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、淋雨;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,心,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,有些残缺。也许,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,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!
逝者已去 ……此处隐藏5612个字……/p>
总之收获很大,这样我的日记写起来也很充实。
关于清明节扫墓作文10今天是清明节,我们一家早早地就起床,准备去给祖先扫墓。
我们一家人座上了车,汽车飞驰在去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的快速通道上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;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
车一会儿就到了安边小镇上,我们来到七外公家休息一会儿,又开始上路,大家要步行到祖先的墓地。一路上,到处呈现一派春机勃勃的景象。姐姐和弟弟时不时地去摘一些路边的野花,走过一段铁路,我像会飞檐走壁的一样冲了上去。
到了墓地,舅舅把水果等祭品供上,点燃了香烛,还在酒杯里倒上些酒,简单的祭拜仪式开始了。姐姐先给祖先磕完头,就给祖先烧起钱纸,因为姐姐快要初中毕业了,她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她今年考上理想的学校。我也争先恐后地跟了上来,跪在地上给祖先磕了三个头,拿起一些钱纸烧给祖先,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好好学习,今后成为一名勇敢的军人。这时,不懂事的小弟弟往燃烧的钱纸里扔草,被我及时制止了。
外公走了过来,告诉我说:“这是你祖外公的坟墓,祖外公就是某某某妈的爷爷。”我想了想,心里很不是滋味:“为什么祖先们就死了呢?”我又发现:“我第一次来,就认出了祖先的坟墓,真难怪是我的祖先啊!”我眼睛有些红,快要哭了,一不小心就撞到在一棵树上。我又想起了一首古诗:“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;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”
开始放鞭炮了,可爱的小弟被吓得紧紧蒙上自己的眼睛,大家都被他的可爱相逗笑了。
今天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清明节是我们纪念祖先的节日,好的传统要坚持,对祖先一定要尊重,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。



